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第一次寫程式作業,就"沒"上手(三)

所以,在重覆呼叫類似的class後,就把網頁的部份截取下來了。

回顧為什麼程式不work的原因,可能有幾個。我把它標注在下面的程式碼中:

第一次寫程式作業,就"沒"上手(二)

上次有提到這那個forum(如下),談到如何和uniport(這是一個生物資訊學的網站,有關蛋白質結構),它如何把資料post出去。其實,後來也再找到一個Python Library Reference的網站,它就有明白的講如何用httplib, urllib來做GET及POST的動作。
PPT.cc縮圖服務 Python Library Reference
不過,這些都只教你要import urllib來post資料,至於如何抓資料,就沒有提了。

所以,我又去找,找到的下圖的網站,他本身是個python教學的網站,其中就有個例子,是要去截取中央氣象局的資料,而只抓取台中的氣溫、降雨機率等的資料。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iRex DR1000s, iPad, ASUS eee Note


保護膜撕掉了,大家比較一下三台機器反光的程度吧。

[漫罵] 電子書閱讀器 (Asus Eee Note EA800)

使用過 Wacom 的平板電腦過後,對於 iPad 就沒興趣了

上一句是引用自網友在mobile01上給我文章的留言。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還在質疑eee Note在巿場上的地位時,我卻買下去的原因吧。不過,真正擁有wacom加持的平板電腦有那些?又有多少人真正用過呢?現在大家很習慣要"大碗",還要滿出來的所謂"加法"商品,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用不用得上。像錄音筆,這種"過時?"的減法商品,網路上應該會有很多人認為垃圾、浪費、沒有用、會被取代。但是在上課的場合,有多少學生拿出來的是錄音筆,卻同時把他的iPhone或iPad或adroid based器材收起來呢?


▲上三圖是內建print screen功能截下來的圖,可以看到沒有全螢幕顯示、沒有全螢幕選項。而筆跡不太有後面拿筆起來時的尾巴,可以寫出iPad無法達成的、清楚的小字。

為了處置一些隨手寫、隨手丟的筆記,我試過了"筆記本手寫板",就是一種像版夾的,但是下面有電磁感應,你可以同時在白紙上寫字而下方的電磁感應則將你的筆跡轉成向量資料儲存。不過,它實在太大、太重,經過兩三次忘在別的單位後,它就被我冰凍起來了。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開箱] 敗了新的電子書閱讀器 (Asus Eee Note EA800)

自從iRex宣布破產保護後,我的 DR1000s就被嘰笑是孤兒了。不過,回想起來,iRex這家公司還真的像是T-Rex一樣是隻恐龍一樣,一些bug的處理速度和"搶"巿場的速度實在是慢到讓人覺得,倒了也不意外。

雖然如此,但是我的iRex DR1000s也還活著。只是,最近一次的firmware update後,它們調校了一些pdf reader的功能,及書寫的部份後,變成沒辦法把pdf和書寫內容合併了 [囧]。那時這個版本還在beta中,beta到後來iRex就破產了,網頁也關了,這個問題變成無解 [大囧]。所以,一方面我繼續用那隻大恐龍,一方面小弟我也積極的尋找替代品。

後來,約3個月前,小弟透過網友的協助,從香港買了一台iPad回來。本來想說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沒想到iPad的書寫功能實在是....太大而化之了,小弟我的螞蟻字根本就變成一隻隻打死後分屍的螞蟻。所以又回到了原點。

今年資訊展,以x擊石的這家公司把年初公佈的eee Note搬出來賣了。只是好像要資訊展過後才會出貨。我在網路上觀望了很久,最後還是拿出信用卡的紅利點數,半買半換的下訂。昨天終於寄到我辦公室了(不過我請假,沒能第一時間開箱)。


▲這是剛寄到的包裹,我們的同仁就"很好心"的把它丟在桌子的邊邊,下面還壓著公文。
袋子是半透明的,隱約可以看到上面的印刷和eee Note字樣。


▲這是外盒,和之前我的iRex DR1000s一樣,是黑色的盒子,不過,還是改不了喜歡在上面標一堆功能的習慣。不像某水果店的精簡。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第一次寫程式作業,就"沒"上手(一)

因為有根筋不對,所以今年9月,我又重新取得"學生"的身份。唸的是身邊的人覺得我有點熟,但是我自己覺得應該是很不熟的資訊,或者應該稱之為"應用"資訊??

結果的結果,就是終於出現要"寫程式"的課。這..這....這........根本是我最大的夢靨。

打從我還小,看程式寫作一遇到開關檔案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不管是BASIC, pascal, C, 等等等。最後一次寫程式是在 CASIO 的可程式計算機上(如左),用BASIC寫一個猜數字的程式(就那個猜1A2B那種)。還記得那台計算機是我二姐夫送我的,而且只有一行顯示幕及8K的容量。電力由兩顆LR3032提供。另外還有一顆小電池維持記憶體功能,不在換電池時洗光所有的程式。


由於很小,沒什麼記憶體,所以沒什麼檔案輸出入的功能,雖然是BASIC programmable calculator,但是主要是用來輔助複雜的計算而已偶爾寫寫小小小的文字遊戲還可以。對了,後來好像移殖了一個猜英文單字的程式。不過,由於記憶體小,英文字的字庫也是小小小的,一下子就猜中了。後來,當然是玩到沒電,買電池,換電池。最後買不起電池就放棄它了。

不過,這次是完全不一樣的,老師的要求是做一個網路AGENT,做的工作是: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引用]SKiFF: 將 Python Code 轉成 Windows 可跑的 EXE binary file

SKiFF: 將 Python Code 轉成 Windows 可跑的 EXE binary file: "既然是在Windows上開發程式,怎麼可以不能弄成執行檔呢?!!! 只要隨便查一下,就會發現大家都是用py2exe這個東西。 一樣可以到Source Forge撈安裝檔,因為目前都是使用Python 2.7,所以是安裝py2exe-0.6.9.win32-py2.7這一個。 ..."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iPad上的DropBox、SugarSync和iDrive

基本上,iPad有不少軟體可以用,而大部份的閱讀,也是到7吋以上的大小才開始可以有完整的體驗。而我的需求是以閱讀為主,自然就需要。而同步,最簡單的方式還是用雲端的同步。之前介紹過了DropBox、SugarSync和iDrive的始用,今天來講講那一個適合在iPad上。


這是我iPad其中的一頁,可以看到我圈了三個,都是和DropBox、SugarSync有關的。其實,在下面快速列上的GoodReader和iAnnotate pro,也和DropBox有關。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再談 DropBox、SugerSync 及 iDrive 的資料安全性 (好康在文末喔)

上次小弟不才我分享了最近啟用的網路服務,也算是雲端的檔案管理: DropBox 和 SugerSync。後來,又發現了一個叫 iDrive 的備份服務 (不是那個BMW的中控系統喔!)。因為實在是太好用了,非常想把家中的一些生活照也備份上去、或是工作上的資料也備上去,算是不錯的異地備份方案,畢竟,我沒有兩個家可以同時放個NAS接網路。就 iDrive 而言,一年的費用約是60 鎂,約2000台灣錢左右,就可以取得150G的備份空間。比較上"台灣"的網路費用,好像還可以接受的樣子。

但是,這時候就出現另一個問題了,因為是要放自家的檔案,包括照片上去,難保不會出現陳xx事件。雖然我沒有什麼知名度,也沒有什麼慾照。但是總不能讓小孩的照片被有心人士移花接木,或是某些研究資料被別人偷去發表吧。而且,因為這些服務又是可以多電腦存取,所以,服務提供者的資訊安全能力也就很重要了。

以下,是 各家所述的加密和安全議題:

https://www.dropbox.com/features

DropBox,在其網頁是以文字方式敘述他們的安全設置。重要的包括有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你不可不申請的網路好康:DropBox 及 SugarSync

自從買了iPad後(我的算是國外帶回的水貨),為了檔案的交換,申請了DropBox服務。一用之下,驚為天人。在辦公室和家中裝好後,它自動把My Dropbox的資料夾兩邊同步。不但我不須要擔心隨身碟速度及故障的問題,也不用想說資料不同步而拿到舊版資料。更好的是,我可以在iPad上直接下載到good readeer及iAnnotate中閱讀。而且只要連得上網路,隨時都可以下載,同步的速度又蠻快的。

只是2G的空間,稍稍不敢放太多的東西進去。前一陣子發現,只要完成它前面的任務,像說看完它的教學視訊、分享檔案給別人等,就可以多得到250mb。最近又發現,如果你有facebook或是twitter的帳號,可以再多得5-8個128mb。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1993年的IBM筆記型電腦

小弟在大學的尾聲,實習的階段,因為要打記錄的關係,朋友推薦了一台超小,全新,但是還是不錯用的"筆電",剛好也符合那時候單位還在用舊舊的"DOS+倚天"的系統。由於是買"舊的""全新未拆封"機,只花了不到6K吧。同時也買下了P家過時的雷射印表機,也是只有8K左右。反正放宿舍,應該沒人想偷吧。

從那時候開始,這一台變成我搬家必搬的"累贅"。最近清櫃子,又把它清出來了

就是這一台▼:IBM的小黑

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黑,尤其它的內涵:386SX-25, 6MB RAM, 80MB HDD, 16灰階黑白螢幕+VGA顯示能力,現在隨便一台小筆電都可以把它打得死死的。但是,剛出來時應該還是相當讚的機器吧?。想當初,我第一台電腦也是386DX-33, 8MB RAM, 80MB HDD,但是用的是可以上XGA的ET-4000顯示卡,這就知道為什麼還這麼的愛這一台筆電了吧。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我們的網路品質,只能~~~唉~~~

又要提到我們萬能的政府了

記得之前說什麼要讓台灣變成"科技島"、"資訊島"。卻又讓既得利益者把持著網路和通訊的服務和價格,最後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最近去檢測了一下我自已的3G網路速度,看看別人家對全球網路速度的統計吧:


看到了沒,歐洲才是先進國家吧,網路的提供還是以他們的速度最快。亞洲排名第三。當然,你可以說整個亞洲的速度是讓那些第三世界國家拖累了。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Impact Factor and Its Role in Academic Promotion

The International Respiratory Journal Editors Roundtable在2009年(已經是去年了)發表了一個聲明,要求各個政府或研究單位,不要把impact factor當作評斷一個研究者的方式。這個部份小弟我在之前的文章:學術界的遊戲:impact factor有提到相關的議題。今天終於有高層的editor群,認真的把這件事寫成一個聲明了。

這次的聲明,他提出了幾點:
1. impact factor只反應對雜誌的credit,不能反應個別文章的品質。
2. impact factor並沒有考慮到從事此方面研究的人數,即使研究的主題很重要,但是從事研究的人員不多,相對的其impact factor也無法提高。
3. review article會對impact factor灌水。
4. impact factor只反應引用的頻率,並非反應文章的品質。

希望我以後有夠質量的文章發表,也希望不要再以這個來當評分標準了。